發布時間:2019-5-29 分類: 電商動態
1、很長一段時期 人們并不看好PC前景
“我們沒有理由認為人們需要家用電腦”——著名的PC制造商DEC的創始人,后者也被稱為小型機Ken·的父親; Ken Olsen(諾森(Ken Olsen)1997年這句話“以名言”是人們對個人計算發展的早期主流態度 - 并非如此樂觀。
毫無疑問,當時無論是大型機還是小型機,數百萬美元的資金往往都是以個位數的慘淡月銷售額換取的。這讓人感到尷尬。
在微處理器行業迎來創新之前的幾十年里,整個行業環境變得輕松愉快,業界同行分享了他們的創新理念和偉大的發明。當時PC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制造商對它們的期望往往不高。人們看到更多,合作。如今,面對巨大的商業利益,合作精神早已充滿銅味。
奧爾森— —前身份只是DEC的聯合創始人,早期PC時代的頑固者。雖然他說不是每個家庭都需要個人電腦,但它可能脫離了背景,并不會影響其傳奇色彩。
然而,隨著集成電路變得越來越有前景,一些來自大公司的前瞻性精英聚集在一起,每個人都必須努力趕上爐灶。
英特爾,它的崛起可以說完全基于前巨頭肖克利電子和飛兆半導體的崩潰,而現代CPU的父親弗雷德里克· Federico Faggin和Ralph·同伴;安杰曼(Ralph Ungermann)的離職直接創造了新款CPU Zilog的誕生。另外,大衛· David Stamm和Raphael Klein也建立了各自的商業帝國— — Daisy Systems和Xicor Incorporated。
PC開發的歷史:個人電腦開拓者的過去和現在的生活
2、不是冤家不聚頭 Intel和AMD的官司
Intel學會了用法律保護自身利益
為了避免像飛兆半導體這樣迅速下滑,英特爾聯合創始人安迪格羅夫和安迪格羅夫決定改變現狀。格羅夫首先要求員工提高他們的法律保護意識,法律訴訟成為每位英特爾員工的必修課。他們需要學會使用合法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利,例如保護產品IP(這是飛兆半導體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與此同時,有必要讓那些讓我入門的人。例如,使用法律程序切斷資金來源并凍結其賬戶資產,延遲或中止其產品。
事實上,英特爾發起的許多訴訟都是完全合法且必要的。當時,隨著8088/8086處理器的成功,許多朋友和商人都急于紅眼,他們粉碎了虛假的道德面具并直接復制了它。 NEC的V系列處理器就是一個例子。然而,當英特爾下定決心打擊訴訟時,NEC出人意料地贏得了第二次訴訟,因為法官通過了NEC的辯護 - —— NEC是通過逆向工程開發的V系列處理器。而不是復制。
在此期間,對于英特爾來說,它可以被描述為多事的秋天,內部和外部的麻煩。在NEC的訴訟案件結束后不久,英特爾再次采取行動。這一次,前英特爾員工Gordon&Middot;戈登·坎貝爾(Gordon Campbell)帶領一群人開辦了一家名為Seeq Technology的公司,其明確目的是利用利潤豐厚的EEPROM市場。為了清理門戶網站,在格羅夫的個人慫恿下,英特爾迅速將Seeq Technology帶到了法庭。
在英特爾主要股東Arthur·的強烈需求下;亞瑟·洛克,英特爾不僅希望通過這場訴訟徹底扼殺Seeq Technology的搖籃,還投資金融機構和為其提供資金的天使。人們一起清理。令人驚訝的是,這實際上與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有關。然而,后來,在英特爾首席法律顧問Roger Bovoroy的積極調解下,該案件得到了和平解決。
不是冤家不聚頭 Intel和AMD的無解官司
接下來,等待英特爾的是一場馬拉松式的訴訟,并不是其他人反對轉塘。它是AMD購物中心唯一的對手。英特爾和AMD之間的訴訟是曠日持久的,可以說它是迄今為止業內最著名的法院經典案例(畫外音:與蘋果和三星目前的法庭肥皂劇相媲美)。在這輪訴訟的影響之后,英特爾首席法律顧問Bovoroy離職,AMD首席芯片架構師Sven-Erik Simonsen去喝茶,AMD創始人Jerry Sanders和Jerry Sanders一直堅守到底。 。
桑德斯30年來一直擔任AMD首席執行官,直言不諱,非常個人化(資料來源:techspot)
1984年9月,有一天,當被媒體詢問時,“為什么AMD的英特爾授權的EEPROM產品將在英特爾之前推向市場”,這個尖銳的問題,桑德斯傲慢,避免沉重的負擔,實際上把它歸咎于英特爾的缺乏容量。從那以后,英特爾和AMD之間的敵對關系正式公之于眾。
為了對抗AMD不恰當的言論,英特爾試圖取消AMD 386處理器輔助供應源,這完全激怒了桑德斯并最終使AMD和英特爾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張。
根據當時的協議,英特爾與AMD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是一種交叉許可模式。但后來,英特爾單方面拒絕了AMD的“芯片”(內存控制器和顯示芯片,后者是四色像素顯示管理器技術),迫使AMD填補了之前的286處理器許可費。
法庭上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1987年,AMD因違反合同向英特爾提起訴訟,英特爾立即反擊AMD的侵權行為(涉及英特爾的287 FPU)進行反擊。此后,AMD再次告訴英特爾壟斷市場,英特爾再次反訴AMD的侵權行為(涉及AMD的AM486 IP)。
在你找到我之后,雙方打了50個董事會,但最終判決直到1995年才實現.AMD首先從英特爾獲得了1000萬美元的經濟補償,并且在1993年它有資格生產386個處理器。與此同時,AMD的486處理器總收入達到了1800萬美元。出貨量達到其所有x86處理器總產量的20%。英特爾已從AMD收到總計5800萬美元的專利許可費。
然而,對于英特爾而言,5800萬美元的專利費可能微不足道,但更重要的是,在微處理器和個人電腦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英特爾成功地抑制了AMD的發展和增長。
事實上,雖然AMD一直非常依賴這種相對低端的許可生產模式來維持其生計,但在某個時間點,AMD也看到了轉向高端半導體公司的機會,但最終卻是無情的抹殺。更糟糕的是,AMD和英特爾之間的原始交叉協議將在1996年12月31日之前到期。這不是一種“針對AMD”;大海沒有盡頭,沒有回到岸邊。/P>
但是,在協議正式到期之前,英特爾已經討論了為AMD制定更加不利的許可協議。該協議規定,為了繼續使用英特爾現有的IP許可證,在486架構之后,AMD需要接受不再獲得英特爾微碼的條件,以及未來所有處理器接口都將在AMD生產的586系列之后授權形式不能與英特爾兼容。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達成這項協議,AMD的時間將非常緊迫。 AMD不僅需要開發自己的處理器架構,還需要開發匹配的芯片組和主板。以前的型號——只需要為用戶提供更便宜的英特爾平臺處理器——比競爭對手。
在同一時期,AMD有很多訴訟。其中,與英特爾的訴訟主要依賴于“338專利案”和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才遭遇的“克勞福德專利案”。此外,AMD還在專利許可問題上結束了UMC UMC并贏得了競爭,而Chips and Technologies和Cyrix的案件最終以庭外和解方式結束。
3、請記住這些曇花一現的半導體公司
請記住這些曇花一現的半導體公司
在微處理器行業的早期,制造業通常基于垂直整合模型,這與之前的IC行業類似。制造商不僅需要設計自己的產品,還需要自己完成芯片的生產和制造。
時間到了80年代中期,一群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在業內,他們將首先設計產品,然后外包給半導體制造商與晶圓廠(如芯片代工廠)模型的創始人,臺積電TSMC,它,或者它允許設計公司不僅擁有生產線,而且還有足夠的產能。
這些新興的半導體公司簡單地回答說技術沒有工廠。它基于NexGen,Cyrix(由Texas Instruments,SGS-Thomson和IBM生產),Chips and Technologies(由Hitachi和Toshiba生產)和Western Design Center,由IBM Microelectronics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名單還包括一家英國半導體公司——橡果,實際上是現在著名的ARM公司的前身。由于它沒有自己的工廠,其產品最初是VLSI技術。代表生產。
BBC Micro是由Acorn為BBC計算機掃盲項目設計和制作的計算機。 (來源:techspot)
雖然這些基于x86架構的半導體公司最終還沒有存活下來,但它們對半導體產業的推廣和推廣做出了很大貢獻。其中,由Xiaoben運營的Chips and Technologies為IBM PC-XT及其兼容機提供了高性能芯片組,大大降低了計算機的制造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它也是IBM首個兼容VGA圖形適配器供應商,或第一批2D圖形內置卡增強器。
我不得不承認Cyrix是處理器領域最著名的輸家之一。它還與AMD和英特爾在入門級處理器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Cyrix的處理器產品結合了出色的整數性能和良好的浮點性能,與AMD的產品類似。
Cyrix_M_II-433GP
在法庭上,Cyrix還與英特爾就x86架構生產許可證進行了長時間的拉鋸戰,最終讓他感覺很糟糕。此外,它與IBM之間的芯片代工協議更加困難,因為IBM曾經使用Cyrix設計的芯片來銷售卷心菜價格,這造成了巨大損失。
1997年,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首次購買了致命的Cyrix,該公司希望在處理器領域做出巨大貢獻,但兩年后,灰色面臨的國家半導體公司將Cyrix與x86相結合。所有資產,包括架構許可證(由AMD收購并重命名為Geode的MediaGX產品線除外)均已移交給VIA。
在微處理器市場,如Cyrix,NexGen從未成為主流供應商,其產品完全是自行設計的,而非通用的英特爾IP。不同之處在于Cyrix處理器的引腳端口與Intel接口兼容,因此在入門級市場中,Cyrix的處理器具有一定的市場,而NexGen的主處理器Nx586使用其自己的463針接口設計。并且需要匹配NxVL主板芯片。在英特爾的430FX Triton取代表現不佳的Neptune芯片組之后,NexGen的反擊更加猖獗。
隨著英特爾處理器的快速發展和自身產品的逐漸消失,NexGen已經在市場中占據不堪一勢的市場地位變得越來越暴風雨。盡管NexGen隨后發布了新一代產品Nx686,但由于各種原因未能成功上市。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由于AMD K5處理器性能和銷售業績較低,AMD收購了NexGen,并在使用其核心設計團隊時采用了Nx586的設計框架。開發新的處理器。這也為AMD成功的K6處理器奠定了基礎。
4、軟件領域爭奪戰 微軟笑到最后
軟件領域爭奪戰 微軟笑到最后
隨著計算機硬件業務的不斷發展,軟件領域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IBM PC及其兼容機器的成功幾乎使這三家軟件巨頭在一夜之間翻了一番:微軟,Lotus和Aston-Tate。
1978年,在哈佛大學學習期間,丹·布里克林與麻省理工學院的老同學鮑勃·弗蘭克斯頓合作開發了該課程的實用版本——后來的VisiCalc電子表格應用程序。他們成立了一家名為Software Arts的公司,該公司于1979年1月成立。同年4月,他們與Personal Software簽訂了合同,后者負責VisiCalc的營銷。 (個人軟件后來更名為VisiCorp)。
截至1981年5月,VisiCalc已售出超過100,000臺。 1983年,累計銷量超過50萬套。軟件藝術的成功一直持續到1984年。后來,為了爭奪VisiCalc的版權,Software Arts和VisiCorp陷入了曠日持久的訴訟。
在此期間,VisiCalc電子表格的兩個通用插件(VisiPlot和VisiTrend)的開發商Mitch Kapor與VisiCorp合作創建了Lotus Software。 Kapor隨后發現了IBM PC和Microsoft DOS系統可能帶來的無限商機,并與工程師Jonathan Sachs合作開發曾經著名的Lotus 1-2-3電子表格軟件應用程序。
比爾·蓋茨與Lotus Software創始人Mitch Kapor討論業務(來源:Cringley.com)Lotus 1-2-3在IBM PC及其兼容機上的應用終于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甚至許多用戶都在購買Lotus 1-2-3的蓮花電腦,就像用于Apple II的VisiCalc一樣。 。
像許多其他科技公司一樣,蓮花無法逃脫“輔助系統綜合癥”——第一個上市的熱門產品很快就會被更好的產品所取代。也許1-2-3太閃亮了,Lotus之后發布的電子表格包括Symphony和Jazz,這令人失望。之后,它完全放棄了創新,轉而使用IP地址業務。
MS-DOS下的3.9版Lotus 1-2-3電子表格(來源:維基百科)
從那以后,Jim· Jim Manzi一直在蓮花。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和業務的快速發展,Lotus希望保持其在軟件行業中的地位,并且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各樣的人的驕傲。 1987年,Lotus起訴Paperback Software Inc.,該公司于1990年以Lotus的最終勝利關閉。隨后,蓮花還分別于1990年6月和1991年1月贏得了VP Planner和TheTwin的涉嫌侵權行為。此外,應Lotus的要求,Borland Software必須刪除其Quattro Pro電子表格軟件中內置的1-2-3宏命令。
雖然Lotus 1-2-3電子表格軟件很受歡迎,但dBASE在數據庫管理系統領域是獨一無二的。 dBASE是Ashton-Tate在CP/M系統上發布的第一個個人計算機上廣泛使用的數據庫管理系統。起初,dBASE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后來的版本開始消退,隨著創始人George Tate的去世,Ashton-Tate在行業中的地位開始急劇下降。
dBASE是Ashton-Tate的生命線,可以說是唯一的財富來源,但不幸的是,dBASE無法轉移到Microsoft Windows平臺,并逐漸成為新產品,如Paradox,Clipper,FoxPro和Microsoft Access。更換。
在微軟充實之前,軟件領域有許多值得回憶的故事。最經典的案例是關于Aldus桌面出版軟件PageMaker的故事。 PageMaker是為Apple的LaserWriter打印機和Macintosh計算機量身定制的桌面級排版軟件。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軟件,但問題是早期版本不支持直接文本輸入,這使得Aldus決定——開發代號為Project Flintstone的文本處理器軟件。
Word for Windows 1.0(1989)
比爾·蓋茨得知弗林特斯通可能在一年內正式發布,蓋茨發揮了巧妙的作用。他找到了Aldus創始人Paul Brainerd,展示了微軟針對Windows系統的文本處理解決方案—— WORD,并聲稱微軟可以在6-9個月內開發WORD。但實際上,微軟的WORD直到兩年多后才正式上市。
然而,也許Paul Brainerd認為微軟WORD可以如此迅速地制造出來,而且即使它已經制造出來,它自己的Flintstone似乎也是一步一步的。通過這種方式,Aldus的Flintstone項目并沒有結束。
據其他人說,蓋茨這樣做有點不合理。但無論如何,一切都是為了公司的利益。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是可以理解的。當然,比爾·微軟在蓋茨之下的生存不是一招,而是一種清晰有效的運作機制 - ——公司的管理和產品開發是完全獨立的,兩者都沒有放在一起。
微軟管理層將非常明確地制定短期,中期和長期戰略和目標,然后再通過一個殺手級應用程序完成這些既定目標——這也是Bill·的個性;蓋茨:成為NO.1(爭取最好的)。
5、微軟IE一飛沖天 PC開始注重便攜性
微軟IE瀏覽器一飛沖天
微軟可以以驚人的速度蓬勃發展。感謝藍色巨頭IBM,或簡短的回答,IBM是微軟的貴族。然而,到20世紀80年代末,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當時,IBM遭受了許多強大對手的多次攻擊,就像一群狼在與老虎搏斗,這些競爭對手都沒有依賴微軟。操作系統和軟件應用程序。在此期間,從業務平臺到個人計算,計算機計算和相關軟件應用市場的擴展,互聯網及其周邊產業也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現代計算機應用程序生態系統源自僅向專業人員和開發人員開放的小型,本地和不兼容的網絡系統。后來,通用標準(特別是TCP/IP和HTTP網絡通信協議)被廣泛使用,在相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互聯網開始商業化。隨著互聯網應用程序的不斷擴展,分階段用戶需求開始出現(電子郵件,在線購物和社區互動)。
此時,網絡瀏覽器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口號。
Netscape Netscape Navigator瀏覽器界面(數據源:techspot)
大量的瀏覽器即將到來,其中最常見的是NCSA的Mosaic。
Mosaic是互聯網歷史上第一個被廣泛使用并支持圖像顯示的網絡瀏覽器。從那時起,Mosaic的開發者Mark· Marc Andreessen和Silicon Graphic的創始人已經成為Netscape Communications,其后來的Netscape Navigator瀏覽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它迅速獲得了超過80%的市場份額。
微軟首先獲得了使用Spyglass的Mosaic瀏覽器的技術許可證(NCSA后來將Mosaic的商業運營轉售給了公司),然后在此基礎上,“開發”“ldquo;擁有IE瀏覽器。后來,微軟決定以免費的Windows 95操作系統預安裝IE瀏覽器,這立即增加了IE瀏覽器的市場份額,同時,Mosaic的許可費被推到了Spyglass的心理底線。
IE瀏覽器
為了避免法律糾紛,微軟隨后向Spyglass支付了總計800萬美元的許可費。然而,最終,由于Windows系統捆綁的IE瀏覽器,微軟長期以來不得不接受歐盟和美國司法部的反托拉斯訴訟。法院認為,微軟的方法使得其他第三方瀏覽器難以在Windows平臺上“深入人心”。
根據訴訟,微軟也涉嫌不公平競爭—當Compaq決定在其計算機上捆綁Netscape Navigator瀏覽器時,微軟威脅要撤銷Compaq的Windows許可證。
IE瀏覽器共享歷史數據(數據源:維基百科)
無論如何,Windows捆綁IE的做法已經使微軟成為訴訟,但總的來說,它仍然超過了劣勢。因為數據顯示,在三年內,微軟Internet Explorer逐漸侵蝕了Netscape的市場份額。截至2002年,IE的市場份額達到頂峰,接近96%,而在未來10年,IE瀏覽器一直是行業的領導者。
個人電腦開始注重便攜性
用戶逐漸意識到個人計算機不應該只是一個固定的工作站。它應該像一個沒有影子的伴侶——具有移動性和便攜性。如果不是辦公室,那么移動版個人電腦無疑更適合音視頻娛樂,時尚廣告,以及一些心理上的自我滿足。
從歷史上看,個人計算的移動版本始于入門級計算器,而個人計算機的“可移植性”與PC組件(如顯示器,軟盤等)接近“小型”這一過程正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方向。
第一波真正的筆記本產品可以說是“威望”的代名詞,它們通常配備英特爾處理器,采用半翻蓋式非背光液晶顯示屏,可顯示4-8行文字,包括惠普的480x120 HP-110,480x200 HP-110 Plus和GriD的320x240 Compass 1101,售價8,000美元至10,000美元。站。
與此同時,許多廠商也推出了低價版本的廉價筆記本電腦,如愛普生的HX-20,夏普的PC-5000和京瓷的Kyotronic 85,后者也是Olivetti,Tandy和NEC制造商以OEM的形式銷售。
這些低端筆記本電腦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用戶對低功耗處理器的迫切需求,例如英特爾于1990年推出的386SL(應該是1986年推出的386的低功耗版本)。
6、Intel力促32bit上位 IBM貽誤戰機
Intel力促32bit上位 IBM貽誤戰機
英特爾需要投入1億美元用于開發386處理器的研發成本,但當時英特爾現有的286處理器非常受歡迎,因為286不僅成本低,而且許多制造商都在提供匹配的芯片組。 286的成本僅為141美元,而32位設計的386成本高達900美元。因此,就成本而言,當時的行業尚未準備好接受32位計算。
PS/2(來源:techspot)
為了重新控制PC市場,IBM推出了這款更先進的PS/2個人電腦。但當時,制造商似乎并沒有購買它,仍堅持采用Wintel解決方案。然而,PS/2的許多創新已成為后續PC行業的標準。
1987年9月,Compaq DeskPro 386和ALR Access與32位處理器首次亮相,比IBM的PS/2早7個月。 Compaq的成功使IBM在個人計算機領域的領導地位受到威脅。
由于微軟公開表達了對該行業堅持16位架構的憤怒,試圖取代IBM作為市場領導者的原始設備制造商突然發現這只是一個夢想。
1989年10月,英特爾在全球推出了代號為“Red X”的營銷活動。通過此次活動,英特爾希望繞過系統供應商,積極推動業界32位處理器的普及。
英特爾“紅色X”營銷活動正版廣告(來源:Flickr)
“紅色X”營銷活動旨在邊緣化286個許可證(涉及AMD,IBM,富士通和西門子等供應商),這可以幫助英特爾銷售更多386個處理器并快速向用戶發送信息—— 286處理器已過期。與此同時,由于這一點,英特爾的品牌已經升級,并朝著成為市場領導者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通過“Red X”活動,英特爾發現它不需要二級供應商,也沒有必要敦促x86芯片制造商急于生產自己的386處理器。解決辦法是什么?也許386處理器太受歡迎了,任何能做到這一點的人都可以賣掉它。 1990年8月,AMD生產出第一批6英寸晶圓,但最初產量非常低。 18個這樣的晶圓最終只生產了一個Am386核心,它仍然存在缺陷。
AMD的Am386處理器(來源:techspot)
盡管如此,從1991年3月到同年年底,AMD共銷售了200萬臺Am386處理器,累計總計2億美元,并贏得了14%的市場份額。在1992年第一季度,AMD在短短三個月內銷售了200臺Am386處理器。盡管英特爾推出了486系列,但AMD的Am386仍然暢銷。
英特爾的386處理器在4年半的時間內占據了25%的市場份額,但新發布的486僅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取得了相同的成績,再加上奔騰的處理器,英特爾在處理器領域的美好時光已經終于來了。
7、無處不在的“Intel Inside”
無處不在的“Intel Inside”
奔騰處理器的到來再次擴大了其他處理器廠商與英特爾之間的差距,并通過采用受版權保護的版本名稱大大提高了品牌知名度。繼“Red X”之后,英特爾在全球范圍內推出了一項持久的“英特爾內幕”營銷活動。
多虧了這一點,英特爾的品牌標志似乎成為常用的標志符號。當用戶面對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計算機產品時,“Intel Inside”將在他們的腦海中實時出現。曾幾何時,無論是英特爾自己的廣告還是OEM廣告,“英特爾內幕”總是不時出現在電視屏幕上。
早期英特爾內幕廣告< Spot Intel" (來源:Flickr)
在短短三年內,1200家公司加入了“Intel Inside”廣告影響力陣營,因此英特爾處理器的暴力曝光在一年內增加了63%。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英特爾開始涉足主板業務時,英特爾的廣告預算非常小。英特爾的加入導致主板部門面臨重新洗牌。數以百計的主板制造商已被淘汰,僅留下少量OEM,并且主板的質量得到了提升。
此舉之后,許多客戶在選擇處理器后開始優先考慮主板OEM。就在五年前,在1989年之前,用戶更關心CPU是哪個制造商。從那時起,對于許多制造商而言,尤其是對于AMD而言,如何將英特爾拉下來已成為當務之急。但不得不說它們不會對英特爾造成任何威脅。
AIM聯盟
看到Wintel聯盟開始蓬勃發展,蘋果,IBM和摩托羅拉終于不能坐以待斃了。兄弟倆建立了所謂的AIM聯盟并于1991年7月推出了商業級別。處理器—— PowerPC RISC,旨在與Wintel的x86競爭。經驗豐富的IBM并沒有打賭自己的未來,而是投機的雙方 - mdash; &MDASH;同年11月,英特爾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來開發處理器。
為了對抗Wintel聯盟,AIM推出了一款產品
這個大巨人的最大輸家是DEC。 IBM稱其Alpha XP 64位RISC處理器“不”,更令人遺憾的是,DEC早在5個月前就已經拒絕了。即將由Apple發布的Macintoshe和未來的火災,是對21064處理器的誠摯邀請。
8、Intel奔騰鬧bug AMD靠K6挽回顏面
Intel奔騰FDIV bug事件瑕不掩瑜
1994年6月,Pentium架構在一年多前發布時,英特爾的所有努力幾乎都歸功于弗吉尼亞學院的Thomas Nicely博士的偶然發現(在奔騰處理器的查找表中發現了一個小錯誤)。向東。有人聲稱,Thomas Nicely博士已將這一負面消息公之于眾,并在CNN電視臺報道,因為他沒有收到英特爾的“獎勵”,這引起了業界的軒然大波。
英特爾奔騰FDIV錯誤
英特爾對此的官方回復是,世界上任何處理器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錯誤。那時,已經發貨的50,000臺486處理器立即成為十字軍東征的目標。因此,由于修復浮點運算的問題,Cyrix也停止使用486DX。但無論如何,可以說每486名用戶想要一個有缺陷的產品來獲得免費服務。
隨著IBM奔騰處理器的發布,原本小而不顯眼的漏洞立即被放大,英特爾對此的反應突然由原始模糊決定。為了維護品牌形象,英特爾必須犧牲眼前的利益。英特爾首先對此事做了正式道歉,并承諾取代“瑕疵”;產品“免費產品。為此,英特爾為用戶替換了100萬受影響的奔騰處理器,直接損失了4.75億美元。但從外部世界來看,與品牌損壞相比,英特爾的價格是值得的。
雖然后來,“奔騰FDIV漏洞事件”偶爾會被不道德的人拿走,但幾乎不可能在市場上引起波瀾。次年,英特爾半導體業務同比增長31%,其中CPU出貨量和收入的市場份額分別上升至77%和82%。
隨著英特爾開始涉足主板市場,其他主板制造商的冬天即將到來。 1995年,市場上共出售了7600萬個主板芯片組。當時,英特爾僅貢獻了150萬臺,而SiS,VIA,OPTi和Acer Labs的總出貨量總計為3300萬臺。
然而,截至1996年底,英特爾的主板芯片組業務呈爆炸性增長,總出貨量為4000萬部,而主板芯片組市場的總出貨量僅為7140萬部。在英特爾的強力干預下,許多入門級芯片組供應商已被淘汰。
AMD靠K6挽回些許顏面
1996年3月,AMD終于推出了586系列處理器,后來命名為K5。 K5在開發過程中遇到了問題,它的上市時間遠遠晚于英特爾奔騰(雖然其官方聲稱比奔騰快30%),再加上性能,這不是一款成功的產品曾經制造過AMD的市場份額有大幅縮水。事實上,K5的性能確實非常平庸,整數運算能力不如Cyrix的6x86,但仍比Pentium略強,但浮點運算能力遠遠低于奔騰,略強于Cyrix 。
1996年10月,盡管改進的K5改善了其性能,但銷售并沒有改善。與Cyrix的6x86相似,AMD K6的熱量遠高于Pentium,而Pentium是超頻玩家最忌諱的。然而,K6的到來使AMD成為一個美好的轉變。
K6的到來使AMD成為一個美好的轉變。
1997年4月,在主要原始設備制造商獲得英特爾奔騰II樣品前一個月,AMD的K6處理器正式發布。幾個月后,不成功的K5完全停產。
雖然已故K6在市場上缺乏曝光,但幸運的是,依靠DEC和IBM的大單打來解決AMD的迫切需求—前Venturis FX-2和后者的入門級Aptiva產品系列均采用K6處理器。但是,AMD在處理器領域的市場份額仍不到10%。在此之前,該數字僅為4.4%,而英特爾達到了91.1%。
1998年6月,AMD推出代號為“Chomper”的K6-II處理器,其x86處理器市場份額增加到12%。截至同年底,PC市場的總出貨量也超過了1億。由于良好的性價比(366MHz版本起價僅為189美元),AMD K6-II處理器在臺式機市場中占主導地位,低于1,000美元。在這個市場中,英特爾的Celeron和Cyrix的MII加起來比K6-II少。
在上個世紀末,個人計算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CPU和芯片組可以實現的功能變得越來越豐富,并且許多繁瑣且昂貴的集成電路被完全替換。與此同時,處理器變得越來越快,功耗和成本也越來越低。
3dfx Voodoo顯卡
過去,限制PC行業增長的因素最終成為硬件制造商生產更快更強芯片的強大動力。從那時起,PC出貨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當然,這也將受益于工藝技術的提高和3D圖形行業的蓬勃發展。隨著3dfx Voodoo顯卡和Valve的《半條命》游戲的應用,PC領域掀起了一塊顯卡,并在推動PC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1984年至1996年間,英特爾主導了PC硬件行業。微軟牢牢控制著軟件領域。當兩個不可分割的行業的兩個巨頭合并時會是怎樣的?是的,這很有用。 Wintel聯盟——推動Windows操作系統在基于Intel CPU的PC上運行。從那時起,Wintel聯盟開發的一些技術規范已經成為PC行業的事實標準,因此該聯盟在全球PC行業形成了所謂的“雙寡頭”結構。
« 蘋果卡內基圖書館Apple零售店開業100年的古典建筑結合現代化 | 史詩談到中國封鎖區的原因:中國的法律對問題太嚴格了! »